close

太極拳學員為何有很多高知識分子

 

        觀察一個喜歡讀書的小孩,從小學就知道大考前一星期,拒絕所有雜事的安排,自己就會約束自己,好好準備功課,達到預期的成績,這是一種天份。能夠接受大學教育,不斷學習為了提升專業,希望畢業前具有就業能力,培養自我克制。再觀察職場的生理鐘擺;25 ~ 30歲要選擇適合職業,除了職場專業外,要閱讀新知識,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,增加職場轉變的適應力。30 ~ 40歲往往已確定目標,需要加強人際關係,適應中年危機的職變。40 ~ 50歲是穩定階段,保有現職穩定績效,配合體力退化,規畫如何減輕壓力。50歲後接近退休年齡,面臨職業生涯最後階段,要規劃如何減少工作負擔。退休後,好好規劃養身?享受沒有病痛的人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高知識分子的特徵,是培養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,遇到挫折需要冷靜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養身方面較注重運動、飲食與醫療,具備正確的健康觀念。不容易接受民俗療法和接骨推拿法,不會迷信流行補品,也不會執迷外顯功夫,這些方法會影響健康。一般認同認證醫院,注重天然食材,選擇適當運動,追求正當的養身方式。絕大多數知識分子,不會受媒體影響,會約束自己,不買市場成藥,不受迷信、傳說與秘方影響,也不會追求突破超越體能,唯一是養身理念。身為高知識分子,如果甘願吃萃取補品,誤以為良藥,形成抗藥性衍生慢性病,自己痛苦還牽連家庭,這種人應該不是高知識分子

 

        太極拳運動有內顯功能、舒緩痠痛、心情平靜等好處,容易受到高知識分子肯定,符合休閒需求,參與人數自然會很多。友勁太極拳推廣,宗旨是安全、健康、快樂,理念是自然、輕鬆、緩慢,簡單易學理念單純,只要願意來學習,及時獲得伸展筋骨、振奮精神、促進血液循環、增強免疫力、減少疾病傳染、紓緩腰酸背痛、紓解輕微過敏等,享受著沒有病痛的生活。知識分子注重價值觀,參與任何運動,都會期待是否降低感冒頻率、調整良好體質、振奮精神與運動後快感,是否達到預期目標?如果運動後全身虛弱、精神萎糜、這兒痠那兒痛,全身依然不舒服,對一位高知識分子,應知道再尋找更適當的運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產業市場競爭激烈,新產品快速蛻變,專業技術不斷創新,要適應新科技,才能符合產業需求。各方面的養身技巧,也同樣再提升,醫療設備更新、食補藥品充斥、新興運動湧入等。如果沒有判斷能力,很容易誤判被迷惑,一旦染上後花冤枉錢又要活受罪,賠上一生積蓄還要賠上生命。知識分子比較懂得,規律性生活,遠離亢奮性飲料,拒絕廣告藥物,這就是知識分子的特徵,所以一般知識分子的壽命較長?主要差異是能夠克制自己。太極拳的未來發展,需要高知識分子參與,繼續發掘運動價值,符合養身需要,才能長長久久流傳下去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每天媒體疲勞轟炸,不停地報導,有某個知名人士,突然意外摔倒,活著抬進醫院,換成死人抬回家,還有更多的不幸悲劇。生命與延年益壽有關,生命與呼吸有絕對關係,不管身體強壯與虛弱,只要呼吸停止立即沒命。我激勵大家出來運動,傳授套路、推手、氣功運動,希望找回自己的健康。雖然運動無法使一個人長生不老,但是能延長老化,讓生命越來越長,這已經是事實。運動與壽命有關聯,要適當的運動,不要太激烈,自然緩慢最好;飲食要懂得甚麼可以吃?甚麼不能吃?要告訴自己,天然食物最好。有病要看醫生,不要相信運動治百病,不要誤食坊間秘方,吃到肚子裡,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個人鄭重推薦,要過一個有品質的晚年生活,可以參與太極拳運動,確實是養身不錯的選擇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