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搬攬錘預防手關節痠痛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手肘痠麻使人不舒服,從肩膀到整隻手都很難受。太極拳招式海底針,往下拉伸肩背與手肘,有暫時舒緩作用。手腕幾乎是整天都在動,感覺痠麻應停止靜養。嚴重疼痛是因扭傷、拉傷或骨折導致發炎,要看醫生診療。如果是類風濕關節炎,屬於免疫系統疾病,看醫生服藥,要運動多流汗,縮短療程早日恢復。腦筋退化了,世路忙中錯,緩步保平安,高齡學員常因痠痛請假,從此不來了。提醒自己要修身養性,衣食住行要清淡,動作越簡單越好。太極拳是養身功法,能持之以恆,有預防醫學與舒緩痠痛的功能。帶太極拳團隊,真心付出耳目隨心靜,讓學員看到希望。退休了,專注養身功法,享受悠閒生活,注入活水,紓解老化的孤寂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手肘最困擾是反覆性痠痛,原因是過度使用手腕和手指,造成關節發炎,是勞工與運動員經常性症狀。手肘靠筋膜和韌帶穩固關節,可以做伸直、彎曲、旋轉、外翻等動作,痠麻是肌腱、韌帶、軟骨與神經發炎所引起。手肘外側痠痛,是肌筋韌帶損傷,如粉刷過久過長而造成發炎。可以使用四隻手指輕敲,找到局部痛點,及時作舒緩。手指痠痛常常卡住,可能是板機手,現在醫術成熟,有一針見效的技術。手指關節腫脹僵硬是退化性關節炎,平常做琵琶手,彈手指,適當保養配合醫療。小指與無名指刺痛,常由肘關節內側損傷引起,甚至放射到肩頸,是過度彎曲或舊傷,也可能增生骨刺,做搬攬錘翻轉腕關節有舒緩作用。太極拳舒緩技巧,針對痛點做呼吸與內勁配合拉伸,激勵神經拉動筋膜,使沾黏拉開痠痛解除。帶學員要清靜無為,易簡而天下之理得,規律運動使手腳靈活,增強肌筋膜強度,可補償修復缺陷,是一種預防醫學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推廣太極拳快半世紀了,堅持做健康公益,感謝學員們陪伴,追求鬆柔調整體質,使組織系統平衡,身體自然會健康。很多教練場收學費,使用者付費是理所當然,多年來也順利在推動。有學員問氣功好嗎?我是理性回答,要分析有價值嗎?其實是關係到個人的嚮往,是見仁見智。學習後自然會明白利害得失,會趨利避害,也是一種個人成長。手痠痛應用招式,有搬攬錘、掤手、琵琶手、斜飛等動作,吐納與內勁配合彈指與翻掌有舒緩效果。人是由組織器官結合,需要補足營養與氧氣,面對大自然極端變化,生命本是多災多難,要度過苦難,才知道共同理想與信仰,進入人生的共同途徑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人的智巧多了,奇怪的事會滋長,社會會偏離正軌。所以學拳要有價值觀,不要輕易跟從,太極拳對輕微痠痛、排泄與過敏有舒緩,有保養與延長老化功能。只要順其自然,讓學員自行變化,潛移默化就是正道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搬攬錘預防手關節痠痛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