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是患難與重病的良藥
學太極拳不要執著,在人事物上要求太高並不是好事,團隊發展都會有節點,以不變應萬變,放任它自然成長。三天前回彰化掃墓,趕回台北等孫子回國度假,隔天再去彰化參加同學會,第三天再與師兄姐到石碇考察淡蘭古道,來回奔波了三天,累壞了73歲的老人家。回到家裡小睡一下,坐在床前感謝學員陪伴我運動,過七十歲還像年輕人這樣耐操。最近五十年來,常常應用招式的微調,遇有痠痛及時舒緩,節省夫妻倆無數的醫療費用,確實也累積一筆可觀的養老金。學拳要培養興趣肯定價值,去年一日遊,發現有八十幾歲的學員血壓升高,體力不支等老化問題。即時調整活動,為了避免風險停辦旅遊,星期四增加30分鐘卡拉OK課程。再推出元旦喝春酒,教師節參觀台北熱門景點聚餐等活動,延續良好的服務品質。人生都有起起落落,不需要自憂自恨,面對風雨吹淋,波浪翻騰,老人家的孤寂與病痛問題,只要冷靜面對珍惜養身太極拳運動,風浪很快就會平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現代武術太極拳,動作實在很優美很漂亮,完全不同於傳統太極拳的自然緩慢。養身功法有鬆身八法及知名氣功招式,常說磨心,是磨轉心不轉,磨轉者即為腰轉,心不轉乃氣沉丹田即為中定。 套路打的好不好,美不美,沒關係,要有伸展筋骨作用;推手對練要好玩,純開心,有增強體力效果。陰陽是對等存在,所以獨陰不生,獨陽不長,是一氣分陰陽,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,就是養身功法。我幸運活到耄耋之年,身旁的退休朋友,普遍都有痠痛,只是長嘆與無奈。所以我提供太極拳的舒緩經驗,複製在大安教練場,希望改善老人的生活,能夠活得久活得好。養身太極拳以氣功、套路與推手為主,是調整良好體質,追求多活十年,懂得與老人病共存。觀察社會新需求,注入新活水,尋找新元素,拓展健康公益,保持內心的沉靜、安詳和舒暢,做到讓學員們感動。
凡夫俗子要認清環境,發現世間人沉迷昏醉,自己也喝點淡酒來裝醉!水清可洗我帽帶,水濁也可以洗我腳,無所謂啊! 何必對套路不滿意而放棄;有關節痠痛,又何須歸罪太極拳,為何你會這樣想呢?人早逝百分之五十與個人生活有關,症狀是身心理出問題,需要系統平衡,使活化細胞來補償器官損傷,靠身體來治療組織功能。因此,打套路只要感覺好,自然和價值不謀而合,只有經歷患難和重病的人,才會知道太極拳是一帖良藥。一般人認為人生一帆風順,是不知道憂愁,這種人輕輕一震,就受不了,只會傷感自嘆,不知檢討都歸咎於命運。當大難臨頭或大病纏身,看環境的惡劣似乎是沒救了,對一個有經驗的人,會暫時躺下來靜養,好了再重新出發。帶太極拳團隊要謙卑,讓學員自由自在,不會感覺沉重,願意出來運動,享受快樂永不厭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