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舒緩痠痛技巧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學太極拳不可妄為,不可太執著,在人事物之中,有人前行就有人跟隨。凡事要求太高,絕對不是好事,團隊發展開來,一定會有節點,要明白泰極否來,一切順其自然。學拳要學舒緩痠痛,那怎麼學呢?找到自己的興趣,肯定學習價值,在學習路上要看到希望。學習存在價值,沖氣的舒緩技巧,是小周天的應用,吸氣時由丹田經百會、玉枕、命門,吐氣時由會陰排出,稱之為小周天;另一種逆勢操作,稱之為河車倒轉。感覺有輕微扭傷或痠痛,可以自己執行,吸氣時意念鎖住氣,定位在疼痛點上方,吐氣時氣往疼痛點下方沖,即時有舒緩效果。對脫臼與破壞性骨折,要趕快送醫治療,千萬不得找非認證醫師治療。沖氣舒緩過程,沖氣後,做拉伸動作,摩運來調理經絡,喝水休息。暫停激烈性運動,規律做太極拳氣功,約一星期會減輕疼痛。嚴重骨折經醫生醫療,要遵守輕鬆不使力,利用身體細胞來修補骨骼縫合,約三個月後痠痛會解除。接下來,拉伸動作含沖氣、小力拉伸、加力至強力拉伸、喝水休息等動作,功能是鬆開沾黏,根除痠痛後遺症。太極拳舒緩效果好,不是治病,有病要看醫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太極拳套路打的好不好,美不美,沒關係;推手對練好玩,聊天純開心,要有增強體力效果。我們需要冷靜思考,人是有條件的,手腳靈活,身強體壯,不可能超越天生本能。目標是找回自己的健康,帶給更多人健康,學員要學會讚美,感謝大家出來運動。我幸運活到耄耋之年,身旁退休朋友,普遍健康不佳,只能長嘆與無奈。因此,希望提供自己的經驗,複製在大安教練場,改善大家的腰酸背痛,能夠活得久活得好。沖氣是運用以意導氣,引導內氣遊走周身,是太極拳的放鬆方法。注意,運氣錯誤會胸悶不舒服,應該立即停止;若進入幻覺,無法正常思考,會著迷在魔界中,還信以為真,無法自拔,引發妄想、焦慮、恐懼等,稱之為走火入魔。施老師養身太極拳,以氣功、套路與推手為主,簡單易學好懂,是調整良好體質,追求長生之道。新興運動種類會應運而生,像肚皮舞與瑜珈等異軍突起。太極拳要再進化,不能停滯旻想的功法,要達到運動量,多流汗多喝水,促進血液循緩,才能生生不息。觀察社會新需求,注入新活水,尋找新元素,拓展健康公益,做到一無所求,讓學員們感動。

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學習套路,要求完美,任她怎麼努力,還是不滿意而萌生放棄;要求太多導致關節痠痛,原因是她不懂,自己是在追求甚麼?太極拳經論,告訴我們要周身輕靈,要輕鬆、緩慢、舒適、自然啊!有必要那麼在乎美好嗎?打套路只要感覺好,就會喜歡!健康及價值觀自然會不謀而合,就會有信心。太極拳是用意驅使手腳,周身全動,所謂一氣呵成,凡此皆是意,不要為完美外型所牽制。運動過量感覺肌肉僵硬時,坐下來使用沖氣來舒緩。學員有手腳痠痛,經常找施老師幫忙,也是以沖氣與簡易推拿,健康步,摩運調理後,請喝水休息。運動中,有學員蹲不下去或手舉不高,實際引導做健康步,及時舒緩,使他的腳能蹲手能舉,讓學員目睹舒緩功能。太極拳舒緩技巧,是利用相關招式,消除沾黏,解除痠痛。沖氣理論,是利用人與人的氣場不同,產生冷熱敷效果。操作時,以勞宮穴貼在學員的傷痛點,病患感覺熱熱或涼涼,是觸動神經敏感性,得到暫時性舒緩。平常練習以意導氣,以站樁、小周天、河車倒轉、腹式呼吸法等動作,每天約20-30分鐘,結束後要喝水,確實有恢復勞累效果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