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六步的推手技巧
太極拳強調鬆柔走化,拳經說向前退後,乃得機得勢,有不得機得勢處,身便散亂,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。腰腿前後靈活互補,運用借力使力,虛實分明之便,化解推力,整勁推出。後坐四六步,以退為進,後發先制,這種巧妙技巧,僅學套路,只是用想像,來說明攻守,很難體會實戰情境。要實際對練,要參予推手,還要有一定境界,才能真正領悟,四六步的妙用。技巧是方便隨時發勁,及時走化,與弓步、馬步、三七步合稱四個基本步型。可以集全身之力,以整勁向前推,側面摔,往後拉扯,運用腰胯與腿腳互動,自然移動,將對手玩在手中,是特殊的腳步動作。
提手和手揮琵琶是四六步,前腳承受四分重,腳底前半著地,腳跟微微離地。後腳承載六分重,大部分體重坐實在後腳。對手推過來,腰腿頂住,推力強大時,腰腿後坐上半身前傾,穩住頂住,轉換腰腿四六成為弓步,整勁予以反擊。一手伸長一手抽回,只要勁道夠大,將對手摔個團團轉。穩定的四六步,要往左右,往前後,隨你方便,藉靈活運轉之便,是完美的招式。
退步跨虎和白鶴亮翅是標準的四六步,前四後六靈活轉換,主要運用是往前推,右手控制對手左手臂,左手控制對方右手肘,先讓對方推,我腰腿微蹲,身體前傾,右手整勁推出,只要勁道夠強,對手將往後摔出。武術常說要有根,根要穩,勁要大,腰腿要靈活,重要是要知道,推手高手是擁有綜合條件的優勢,力量大腿沒力不行,手腳快勁道小也不行,力量大手腳快反應差還是不行,一定要整體條件好,才稱得上武林高手。動作越簡單,效果越實在,打拳求好看,招式求花俏,是花拳繡腿,功夫要好,根要扎實,招式越直接推力越強。
腰胯痠痛的療傷技巧,退步跨虎是特殊招式,療傷應注意,四六步方便腰胯旋轉,眼睛要看到腳後跟,直接拉扯到腰胯。遵守三階段功法,輕鬆、加力、重點拉伸,只要沾黏鬆開,及時舒緩。三個月後,組織補償傷痛處,痠痛根除完全復元。健身步、三階段功法、四六步、招式與呼吸配合,是完美的太極拳氣功療法。實施30年來,技巧已臻熟練,對養身值得信賴。對輕微痠痛,及時舒緩,預防病痛,延長老化,確實有極佳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