斜飛式預防手腕痠痛
靜在太極拳中,佔有極重要的地位,乃是陰陽的應用。身靜心靜,靜以待動,所謂動中求靜,保持身輕神敏,主要是追求養身,熊經是典型靜功,易學難精。斜飛式算是絕招,動作簡單威力十足,右腳卡對方左腳,左手抓住對方右手,右手伸入對方右手腋下,腰往右轉同時右手上提,使對手整個人翻倒。在熱身上也是好動作,右腳前左腳後,左手上右手下做佛抱,像抱著一個球在胸前,兩手掌心相向,左手往下拉,右手往上提,形成一個斜對稱,右左方向各做20下,全身及時放鬆。在呼吸與動作的配合下,吐氣與發勁同時產生,感覺有抽拉到肌筋,只要拉開沾黏,痠痛即可解除。在醫療上,有舒緩手腕痠痛,活絡筋骨肌肉,及恢復疲勞等功能。老人家有心血管問題,或心肺功能異常,經常作斜飛式,有增強血液循環,舒緩慢性病。我知道天地、日月、風雨、雷電,謂大自然之厚德,種種一切施捨於眾生,天地萬物得以養人,人卻無一物以報天。
由於早期研究與論文的經驗,涉略武術與身體結構知識,了解各自背後的舒緩技巧。對我而言,必須有實證效果,確認動作流程,合乎整復觀念。傳授養身太極拳,是舒緩不是治病,有病要看醫生,發現營養、運動、情緒管理等,影響健康甚鉅。因此注入慢老、樂活與身心靈活動,形成一個健康園區,獲得學員們的喜愛。手機氾濫時代,每天重複相同動作,妨礙腕部血液循環,衍生手腕痠痛。產業社會人人坐在電腦前,長時間固定姿勢,形成肌腱炎,壓迫手腕神經,感覺肩膀痠麻難受。人人以賺錢或理財為目的,反而不以責任為依歸,而以強取方式來取得。人生年過半百皆衰老,飲食有節制,起居有正常,不要過度勞累,是老人家健康的基本觀念。醫生治療痠痛以止痛藥與鬆弛劑,有病要及時就醫,不然會導致肌肉萎縮。感覺肩膀或手肘不舒服時,偶而作斜飛式,多喝水,促進血液循環,充分補足血氧與營養分,增強修補組織損傷功能,找回自己的健康。
斜飛式是養身招式,右腳向右側跨出,右手往上提高到眉毛邊,左手往下方置於左側旁,吐氣與發勁同時完成。應用在舒緩痠痛,兩手背相向,當往上提升時,手腕翻轉甩出,感覺拉到腕部肌腱,只要拉開沾黏,痠痛會慢慢消除。太極拳氣功療法,過程輕鬆易學,遵守自然呼吸,心情要平靜,不可違背人類的天生本能。右腳向右跨一小步,左腳退後一小步,吸足一口氣,右手掌翻轉甩出。開始輕鬆十下,接著使力十下,重點拉伸10-20下,速度要放慢點,使盡力氣甩開雙手,要拉到手腕肌筋,才有舒緩效果,喝水增強氣血流量,是徹底根治的方法。我了解太極拳好,一定要付諸實施,當擁有豐富的養身資源,就要熱心幫助別人。我現在73歲沒痠痛,比起同輩兄姐,有重聽、癌症、痠痛等困擾,差別是有規律運動習慣。想到從小家境清苦,與重病煎熬,養成勤儉樸實,現在兒孫也長大成人,旅居國外,職位高收入豐碩,也追隨做社會公益,看到兒孫們也帶來無窮的財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