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的特色自然與放鬆
自然是指天地萬物之現象,人定勝天是一時的,遭遇天災人禍還是要回歸大自然。太極拳的根本,就是掌握放鬆,使人類意識與呼吸順乎自然。生活也會影響心理和情緒,清晨起床做氣功,心情會頓時開朗。習拳口訣「筋骨要鬆,皮毛要攻,節節貫串,虛靈在心中。」,全身放鬆,心靈放空。我絕不會違背自然呼吸,道理很簡單,天生本能就是吸氣吐氣,提供身體足夠的氧氣,活化器官組織。太極拳動作柔順與美感,讓多少習武者動容,這是武術的進化,要心平氣和,獲得舒緩多活十年。很多人經常有腰痠背痛,看醫生服藥,到處求助還是痛,雖然你學太極拳卻不懂舒緩技巧,痠痛時不會應用,要學以致用還要看到效果。包含調整一些小細節,合乎身體結構?合乎運動邏輯?合乎拳理拳法?都是為了減少病痛。推手強調引進落空,以柔克剛,借力使力,追求鬆柔也是養身功法。
重積德,則無不克,可以久安,是謂根深蒂固;有些平淡家庭,生活雖簡單,但兒孫攙扶著老人家閒談散步,聽老人家講故事笑聲不斷,是自然真情的流露!太極拳是老天爺賜給人類的養身功法,與一般世俗思想相反,不抗不爭為用,體現不使力的作為。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,利用比賽之手段,滿足個人榮譽,激發全民運動。每年舉辦地區與全國性比賽,提供升學與獎金,積極推廣成為台灣最多人的運動項目,希望優秀選手要走出去,往世界舞台發光發熱。養身太極拳由頭、眼、耳、嘴、頸、肩膀、肘、腕,手指、腰胯、膝蓋、腳踝等器官,由外而內由上而下都放鬆,享受自然與放鬆的特色。我重病得救後,看到太極拳的舒緩效果,從擔任科大教職以來,即以回報為天命,四十年如一日,學員超過千人,感謝長年的陪伴。學員練力容易練鬆難,對初學者要自我要求,慢慢學習舒緩技巧。
打套路要放鬆,消除拙力與抗力,慢慢思考,如何轉才能順暢?如何節節貫串?勤練勤悟看到效果,還要經常參加比賽,從失敗中成長。推手捷徑是力量大手腳快,為何會引人入勝?讓學員耗盡體力玩到過癮。老前輩告訴我們,打套路不一定跟別人一樣,重要是符合自己的體質,打起來都會不一樣,所以叫打錯拳。太極拳由意識引導動作,看起來似鬆非鬆,手腳轉來轉去,動作輕靈有彈性。拳論說:動急則急應,動緩則緩隨,雖變化萬千,唯理為一貫。如長江水滾滾而來,若以正面抗之,雖千斤巨石不足為用,然以一紙片順其勢,隨波逐流則紙片何傷也!太極拳打慢的意義,能輕能快,輕而不浮,快而不亂,隨心所欲。我從小養牛種田,沒有物質生活的需求,唯獨喜歡養身價值,減少腰痠背痛的困擾。享受沒痠痛沒煩惱,也希望更多人出來運動,找回自己的健康,感謝太極拳的恩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