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勁學報三周年的回顧
2013.3.19.太極拳總會邀稿
經營團隊觀念,是對即將產生的結果,事先想到如何做好規劃,期待產生好結果。相反思考,若做一些不好的經營規劃,必然是沒有很好的結果。因此關於團隊經營,可以簡單的畫分成三個部分;一是定位在什麼區域?二是如何擴大實力?三是如何增加學員人數?
經營團隊就像栽種一棵樹,要把它種在哪裡?一顆沙漠的植物種子,應種在沙漠上,絕對不能種在泥土上。同樣的,泥土植物種子,也不能種在沙漠上,因為植物應種在它適當的區域,才能生存下來。經營太極拳團隊,也需要考慮經營在甚麼地區?譬如在中國,可以用坊間傳說或誇大野史,得到參與人的認同。但是在台灣,大家都接受高等教育,應運用健康與技術來經營,才可能慢慢茁壯。以台北地區為例,身為太極拳老師,經常誇大功夫,相信沒有人會跟隨,就是有也只是少數幾人。或者用不實的醫療效果,學生更不可能相信,沒有人會相信你無厘頭的說法。因此,在不同區域使用不同經營方式,跟種樹是一樣的。團隊的成長就像樹幹,樹幹越粗越壯,團隊運動水準越高,文化素質相對會越來越好,團隊實力自然會越來越強。團隊發展就像樹葉與果實,學員人數是樹葉,比賽成績是果實,樹葉茂盛代表學員眾多,果實甘甜代表成績輝煌。這種觀念就是友勁太極拳經營理念。想一想,我們在太極拳總會研究專刊中,一直都有文章出現,發表相關醫療與技術。發行書刊施老師太極拳教室。還有每年傲人的比賽成績,新會員持續加入,團隊經費年年增長等。友勁太極拳今天能受到大家肯定,就是具有這些雄厚實力。我們團隊的實力越來越壯大,接下來是如何增加會員人數與提高比賽成績,使我們的規模像大樹的葉子越來越旺盛,結滿甘甜的果實,提供太極拳朋友的健康與喜樂。
太極拳技術,基本上有兩個原則;一是力氣大,大力打小力。二是力氣小,要跑得快。少數人天生力氣大,只要熟悉力的運用,很容易在推手上,獲得發勁效果。但是多數人力氣較小,只有多練習,練到熟能生巧,讓對手無法找到推力點,借力使力克服對手。對於練習技巧,基本上是多運動,除了健康外可以學到熟練技能,遇到對手可以自然反射。其次是機會多,跟一個人對練,學習一個對手手法,這種單一手法很容易學。如果跟一百個對手接觸,可以學到一百個人的應對手法,這種千變萬化技巧要保握機會。希望學員們,經營太極拳團隊,要提供簡單明瞭的觀念,不需要太多解釋,也不需要憑空想像。只要少說話,說有價值的話,能夠說到做到,做不到就不要亂講,譬如講技術能夠講出來也做得出來,如果做不到就不要亂講,堅持簡單明瞭的教學技巧,一定能獲得學員認同,增加學員興趣,必然會增加學員人數。
2011年3月友勁太極拳學報滿周歲,特別在會員大會表揚兩位編輯黃濟平與葉勝琦老師。一份刊物的存在,首先需要有人去規劃、攝影、撰稿、排版、印刷、寄發等繁雜工作。兩位編輯從不認為辛苦,為這一份學報盡心盡力,還一版比一版精彩,已經邁過最艱難的第一年。本來我認為一個沒有經驗又沒有資源的團隊,一定做不到一年。但是在兩位通力合作下,已經發行了四期,第五期也即將付梓。友勁師兄姐來自各行各業,優秀人才比比皆是,同心協力,共同耕耘,共同收穫,期望珍惜這一份得來不易的學報。給予更多支持,除了經費贊助外,亦請多多惠賜稿件,為自己留下永恆的記憶,讓後代徒子徒孫們看到前人辛勤播種,使團隊更團結。適值學報發行滿周歲,一起許願學報越變越豐富,發行延續百年!!
自從1991年施老師在國父紀念館,開始播種這棵太極拳種子,慢慢地耕耘太極拳園地,從發芽、成長到茁壯,人數越來越多,教練場氛圍越來越好,人人都充滿喜樂;二十三年歲月匆匆過去了,多少當年年輕朋友,如今都邁入四十歲中年。我當年四十歲,如今六十二歲,望著老年邁進。時間過得真快,當年我帶著傅振益等年輕好手,每年參加全國太極拳錦標賽,現在他們都當教練,帶著新一代年青好手,繼續創造比賽成績。回想種種過去,留下很多快樂記憶,沒有任何遺憾,除了健康與友情,唯一缺點就是臉上多了幾條魚尾紋罷了!!
2013年大家繼續運動,追求健康與快樂,享受放鬆與喜樂。我們要繼續運動,繼續培訓選手,鼓勵參加比賽,只要維持更多選手,台灣太極拳舞台,就會注意到友勁太極拳的存在,友勁知名度就會在台灣發揚光大。大家多鼓勵新人參與,提供新人期待,滿足新人需求,符合得獎願望。因此,我們需要堅持滿足個人信念,才能永續經營,增長社會公益。
我們不能滿足於今天的成就,不能侷限於台北,應延伸到整個台灣,甚至傳播到其他國家。雖然運動推廣是全人類指標,不管走到哪裡,運動風氣都蓬勃發展,我們有能力幫助台北人健康,也能幫助台灣太極拳朋友,甚至擴展到世界各地。這個理念形成,需要組成相關專業學員,傳達正確太極拳知識,散播到有人類的地方,把太極拳的種籽播種在需要健康的地方。
太極拳是一座寶山,所有愛好太極拳朋友,一旦進入都會獲得健康。我們也是一樣,偶而發現至寶,不要私自享用,應提供喜愛太極拳朋友去了解與運用。以往專注於太極拳套路與推手,現在我們已發現氣功與醫療寶藏,經過長時間的運用,已經能駕輕就熟地運用在消除痠痛,這些技巧經由友勁學報,散佈到世界各地,提供愛好太極拳朋友們。只要每一個人減少腰酸背痛,必然降低無限多社會資源。只要大家活得健康,社會必然充滿活力。友勁學報的願望,是全人類的願望,是傳達健康知識的願望,是偉大的願望。
太極拳為何會流傳千年?仍然盛行於武林之中呢?一定有受到喜愛的條件,本文僅提供吾人之見解,說明有關太極拳氣功,具有延長老化的功效,以下三點的運動特色。
一、 太極拳最受人稱讚是套路,注重呼吸自然與肢體伸展,追求身體穩定性與避免摔傷,是女性朋友與中老年人所喜歡。
二、 一般年輕人,體力好活動力強,最喜愛推手。兩人互動方式,交談歡樂中避免無聊,推手技巧以發勁與走化,追求防衛功夫,一般以年輕朋友居多。
三、 老年人機能減緩,最適合太極拳氣功。氣功強調呼吸配合動作,延緩老化,以放鬆自然為原則,在醫療功能上受到肯定,一般防患老人癡呆、心血管硬化、病變與死亡,是老年人必需學習的寶貝。
人類何以會變老?至古至今,多少學者專家研究老化問題,答案是五花八門,其結論唯有人類退化過程,沒有長生不老任何答案。依「程序衰老理論」,認為老化是有機體,依照某種既定程序,按時退化結果;人的身體結構,是一部生理時鐘,它撥好了發育、生長、成熟、衰老到病死時刻表,時鐘走到發育,身體快速增長,走到生長時刻,學習反應特別靈活,走到成熟年齡,承擔社會責任,走到衰老階段,體力退化走路緩慢,走到了病死階段,生命自然消失。老化是個很複雜過程,儘管科技再發達,生活多便利,就是人類能登陸月球,仍然無法做到返老還童,更別指望長生不老。但是現代人類生命,在延長老化功能上,確實越來越長壽,這是全世界人類,共同享受長壽的技巧。
人體的衰老變化,依照衰老理論說明,人體生命是一具生理時鐘表,都是按表操課,是一階段一階段逐步增長。就外體而言;如鬚髮由黑變白、皮膚出現皺紋與乾燥、面頰與手背出現老人斑、牙齒鬆脫、握力減弱、步履緩慢、聽力減退、感覺遲緩、骨關節鈣化、心血管壓力明顯增加、腎功能減退、記憶力開始下降等現象。隨著生命時刻表,自然會進入衰老,唯一差別是早晚而已,因此追求長壽秘方,就是延長衰老變化。
太極拳運動是針對延長老化問題,幾千年來持續研究出修鍊方法,其中推手與套路屬於動功,功能在增進新陳代謝,活絡機能,維護健康,延長機能老化。另外氣功部份是屬於靜功,保護老化衰退的技巧,避免老人摔傷與心血管病變,拉長衰老延長壽命。事實證明,太極拳修鍊方法,可以使人類延緩老化,使生命暫緩接近極限。希望大家瞭解,人類生命極限,都存在一個常態定律,文人較武人長壽,女人比男人長壽,一般研究發現,女人較長壽是事實。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秘方,只有靠自己多運動,選擇最適當的運動,才是延長寶貴生命,最直接最真實的好方法。
2013年3月新學期開學,國術社社長告訴老師說;媽媽謝謝老師,因為長久以來黑眼眶,老師傳授的基因改造太極拳,教媽媽幾個月後,黑眼圈淡化了,心裡非常高興。施老師基因改造太極拳,簡單又實際,所有動作取自於太極拳,由呼吸來配合動作,只要會呼吸,只要能走路,每個人都可以運動,對延長老化具有很棒的效果。
首先站著自然呼吸三次,然後進步走與退步走,從提手眨眼預防老花眼、氣衝耳膜預防重聽、下拉牙床預防口水外流、退步胯虎預防落枕、白鶴展翅預防五十肩、金雞獨立預防手臂痠痛、仰腰預防腰胯痠疼、抬腳預防膝關節老化、蹬腳預防腳底筋膜炎,再配合拍打,拍大腿,拍屁股,拍膀胱,拍腎臟,拍膽,拍肩膀,拍心血管,拍頸動脈,貼臉,按摩眼、鼻、耳、頸,然後要求學員喝水等動作,預防器官結石與血管硬化。完成基因改造太極拳,整體做完約30分鐘,足夠一天的運動量,運動後會感覺非常舒服。
身體是極為複雜的器官結構,各器官主管不同功能,只要某一個器官出問題,即可影響其他器官甚至結束生命。自古以來,經常有人找尋長生不老藥,至今沒有任何發現,但是延長老化卻有許多方法,除了醫療水準提升外,最有效方法是運動。運動方法很多,每一種運動都很好,只要隨著個人嗜好與體能狀況,選擇一種適當方式,對新陳代謝與器官功能都有強化績效。一個人手腳失去功能,壽命已進入夕陽,為了手腳正常,一定要規劃運動。由於個人運動,經常耐心不足,無法盡情操練,運動效果不佳。最好是參與團體運動,互相激勵避免逃避,藉由團隊力量鞭策自己。
一般最溫和的運動是散步,兩人以上結伴,一面聊天一面走路,讓人放鬆心情及忘記勞累。如果在家裡運動,可以向前走再退步走,慢慢走維持身體穩定,對肢體關節有延長老化的功效。因此,操練改造太極拳,輕鬆伸展肢體,適合在客廳中走來走去,增加拍打氣功,充分消耗體力。若覺得意猶未盡,可以再追加三步動或150仰腰(參閱部落格施老師太極拳教室太極拳氣功中詳述),達到氣血循環與振奮精神的效果。
任何人都會有病痛,每天吃五穀雜糧,吸取汙染空氣,當然有可能生病。假如有人說他沒有病痛,絕對是騙人的不必去相信它,要預防病痛只有多運動,有病痛找醫生治療。一般人如果身體虛弱,天涼就會感冒,還要忍受咳嗽之苦。操練施老師基因改造太極拳,確實有延長老化效果。如果參與太極拳套路,對健康有幫助已人人皆知。但是改造太極拳與套路,個人覺得運動量不足,最好每星期增加一次推手,將力與氣發洩出來,補足足夠的運動量,對健康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拍打動作,是使用適當力道,打在皮膚上,只要感覺舒服就好,如果太大力皮膚會疼痛,或太小力沒有拍打效果。主要功能是使膀胱、腎臟、膽的器官內細小顆粒,能夠脫落排泄出來。如果顆粒小沒有讓它排泄出來,慢慢凝結成大顆粒,形成可怕的膀胱結石及腎結石或膽結石,最後依賴醫院開刀取出,才能救回寶貴性命。心血管與動脈血管硬化,一般人都普遍存在的現象,對健康而言是致命殺手,拍打有軟化血管與刺激血液流動與排泄管壁污垢。因此施老師基因改造太極拳,好好學習與實踐,對健康絕對有正面效果。
氣功是一種運動,使人心情放鬆和呼吸自然,沒有想像中那麼神奇,經常把氣功誤以為電擊,或謠傳隔牆打牛或凌空勁,這是傳說不是事實。一般氣功能夠處理肌肉拉傷或筋骨扭傷。至於嚴重傷痛,不要相信運動治百病,應趕快到醫院診療。基因改造太極拳動作,是利用呼氣與吐氣,配合太極拳動作,促進新陳代謝,加速血液循環,以較強動作拉開沾黏痛點,只要沾黏解除,痠痛就會自然消失。
氣功有五禽、站、坐、臥等多種形式,都是屬於溫和運動,甚至只是調息動作,一般做完後沒有興奮感覺。五禽氣功要配合蛇與龍動作,提高運動效果。調息運動要配合三步動提高振奮,特別強調氣功運動後要喝水,補足內勁消耗,激發汗水揮發,逼出體內油垢。氣功運動後很難有汗水流出,如果沒有喝水的話,汗腺很難張開,體內污垢無法排泄出來,容易聚集產生病變。不像年輕人,又跑又跳滿頭大汗,體內污垢排得乾乾淨淨,皮膚光滑柔嫩。年歲大了,身體機能老化,跑跳慢下來,流汗機會減少,骨質流失與皮膚乾黑呈現。為了增加流汗機會與促進新陳代謝,因此,氣功運動後,喝水是特別重要。
2009年11月15日友勁旅遊活動中,與黃濟平老師誠懇交談,黃老師博學深淵,是教易經老師,學歷高文筆好,在紐西蘭擔任機械工程師,最近幾年退休回國,參予友勁太極拳運動,因此有機會認識。談到編印太極拳報刊,是構想許久的抱負,可以傳遞太極拳訊息,擴散到世界各地。教拳22年帶給學員健康,其實相當有限,有一份刊物發行,將超越太極拳國界,推廣更遼闊的視野。特別邀請共襄盛舉,雖然不敢指望,這種又傻又笨的想法,沒有回報的苦差事,而且又沒完沒了,不知要發行到何年何月。想不到欣然接受,還提出經驗與看法,符合社會公益想法。由於他的佈局與編排,2010年3月1日第一期出刊了,大家高興學報誕生,迄今已發行三年了。
教練場出現葉勝琦老師,經引薦參與印刷工作。特別強調公益刊物,只是回饋愛心與推廣,面對犧牲奉獻,實在難以啟口,但是還是講出來。剛好葉太太也一同來到國父紀念館,夫妻不加思考馬上答應,還自動摺疊、黏貼地址與郵寄,所有後續動作全包了。由於葉老師的愛心感動了其他師兄姐,大家提供相關文稿,三年不算短的歲月,十二期順利完成。2012.12.09接到美國朋友Miss TAMYY BECKER捐款台幣2.000元。很難得每年捐款都超過印刷和郵寄費用,對於友勁學報發行,從來沒有一絲絲遐想,透明如一張白紙,完全沒有捐款概念。實際上,三年來獲得各地迴響與捐款,完全超出行善想法,希望這一份學報,能帶來大家健康,提供太極拳觀念,希望出刊長長久久。
友勁太極拳學報滿三周歲,我聽過外國友人說,中國有陳家太極,台灣有友勁太極。雖然這不是事實,但是身為友勁成員,內心有多麼溫馨。其實太極拳世界,真正發行超過三年報刊,有總會太極拳專刊。但是中英文版發行25個國家,應該友勁學報是獨一無二。不堪回首,邁過最艱難的第一年,還持續發刊12期走過3年。本來就沒有自信,一個沒有經驗又沒有資源,能夠維持多久的刊物,可能隨時面臨停刊命運。事實與想法不一樣,如今發行了十二期,編輯團隊沒有喊累,總認為才是真正開始。友勁學員走到各個角落,都感受到以友勁為榮,由於友勁學報發行,到處都有人擺出大拇指,讚美了不起。我們不要擁有小小的讚美,就感覺自我滿足,應謙虛就教,思考求新求變,創新太極拳功能,符合社會需求。友勁學報需要後續學員,新學員新思維,延續三年成果,希望理事長要有前瞻性,慢慢找到後進學員,一棒一棒銜接。就像理事長選舉,一屆一屆綿延不斷。有人想要友勁太極拳學報,直接打一通電話或e-mail,將盡快寄到府上,也可以進入部落格瀏覽施老師太極拳教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