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福太極拳學員新年快樂
過年當天夜幕低垂,年輕人擠滿了跨年晚會,到深夜十二時整,台北101煙火秀升空,正式邁入新的一年,祝福太極拳學員們新年快樂。感恩平安就是福;三個子女家庭美滿事業穩定;四個孫子女聰明伶俐成績優秀!太極拳有三座山,套路、推手與氣功等,我學習年資已超過50年了。退休後,推廣養身太極拳,有新的願望,創新的舒緩技巧,注入卡拉OK與樂活,滿足老人家的需求。學拳要有價值觀,豐富身心靈,增強體適能,使學員們看到希望,讓剛退休的居民駐足旁觀。太極拳內涵,行氣運身為內,內斂為靜,鼓盪為外,俱能相應而能合一,展現多活十年的功能。台灣已進入老人社會,面對新的醫療考驗,有病情長,病情複雜,治療費用高等問題。人過七十歲一定會老化,但不至於失智失能;有行動不便,還不至於坐輪椅。常警告自己,凡事要認老,繼續探討舒緩技巧,一次一次在摸索中嘗試,充分發揮無限潛能。
75歲後,已過人生黃金時期,步入前所未有的老人生活,對家庭結構、社會經濟、醫療保障乃至文化傳承等,都面臨極嚴峻的挑戰。想到過去所學的少林拳、八極拳、字門拳、柔道等,現在已不堪負荷,都忘得一乾二淨。傳統武術為古時候的國防,現在科技發達已走入民間,成為養身運動。生命進化不可能再回頭,運動強度要改變,如何延緩衰老?如何排除孤寂?如何減少家人累贅?因此,讓我對養身太極拳,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收集過去的招式,以現在的課程為基礎,加入肌筋膜的元素,將動作稍作修正,組成養身功法,達到舒緩效果。智者才會做正確的抉擇,為兒孫植福德,做後代的楷模!要輕鬆緩慢,綿綿不斷,吸引新學員;要善待學員,懂得謙虛,才能海納百川,留住舊學員。要出來運動減少病痛,避免重病使經濟陷入困頓,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。我投入養身產業的前提,就是要珍惜自己與學員的健康。
年終聚餐時,內心有兩樣情,一則滿場笑聲不斷,展現健康成果;二則有衰老學員,太陽大怕熱,寒流來怕冷,雨天怕摔倒,每年約有20人退出。我都強言歡笑說:家庭和健康才是老人真正的資產,感謝這幾年的陪伴,等心情好了歡迎常來。都採取放下,內心完全不受影響,我從未收取任何人費用,也沒有強留學員的慾望,他們享受過太極拳的正能量,自然成為養身太極拳的活廣告。我自信有點運動細胞,腦筋反應也較靈活,自1990發表太極拳相關論文後,接受張肇平理事長的邀請,到各縣市推廣演講,曾經擔任二十年總會的理事,職主任裁判四年,主辦全運會太極拳錦標賽,也看到太極拳的蓬勃發展。我常說:養生是指醫療與食補,養身是指運動與體能,養命是指修身與修心。太極拳內涵陰陽相生,是陽消陰長與陰消陽長的平衡,來維持身體的健康,要相信太極拳價值,是舒緩腰痠背痛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