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賜給人類多活十年的禮物
我出生1951嬰兒潮年代,童年農家窮困,成長需要自求多福,能活下來是靠命好。我喜歡記錄瑣碎往事,也經常調整生活方式,符合體能與環境的變化。很少有痠痛,自認是ㄧ個幸運老人,感恩太極拳舒緩技巧,才有機會享受這份福氣。太極拳氣功很好,是養身功法,是武術進化,有效的預防醫學。可惜卻很少人知道,因為不認識太極拳內涵,不懂舒緩的好處。從小學習一點家傳少林拳,對武術沒興趣,總是往高處看,顧及其運動價值。以勤練勤悟的態度,提升自己的推手技巧,舒緩自己的痠痛,讓自己看到希望。人生路要走得好要靠自己,長壽者首要心情開朗,必先周身鬆柔,才能分出虛實。在任職中華科大人事主任時,教育部專題報告與校外演講等人生講座,努力蒐集資訊與醫療常識,雖獲得滿場喝采。現在73歲談老人切身問題,才算是務實性,回頭看當時的講稿,是不切實際,只是譁眾取寵而已!
做為太極拳老師,要看得夠遠,心胸夠開闊,知幾察微,是功夫重要呢?還是健康重要!從招式流暢去思考,千萬不要忽略細微動作,避免學員膝蓋痠痛,魔鬼就藏在細節裡,一個為爭取榮譽而短命,不如追求養身而長壽。老人家有病痛看醫生,半年做一次驗血是常態,觀察肝指數、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等變化,注意痠痛、行動慢、肥胖等症狀。年齡高體力退化是鐘擺現象,老化沒藥醫要與之共存。退休離開職場,解除工作責任,腦筋反應變遲鈍,體力越來越差,蒼老牙齒鬆脫,坐著想睡躺下睡不著,懶散疏忽運動,則健康是每下愈況。習太極拳者,自肩、胯、膝至踝,全身俱要鬆柔,其力量在湧泉,而受於地,手腳要虛實分明,為一貫之勁。拳經云;虛實宜分清楚,一處有一處虛實,處處總此一虛實,攻其無備彼必敗,乃是出奇制勝。現在老了身歷其境,體力逐漸流失,應利用太極拳團隊,鞭策自己規律運動。
老人家要學會舒緩技巧,多吸收醫學知識,西醫是根據臨床檢驗,以藥物與手術來治療,具有對症下藥的效果;中醫是望聞問切來診斷,調整體質回到平衡。太極拳是增強體力,調整良好體質,使筋膜強壯,需要長時間,才能看到效果。老人家體力退化,可以改變生機飲食,吸收活酵素,加速分解實物,或參與太極拳運動,補足氧氣與營養活化細胞,增強修補器官損傷,維護組織正常功能,這是徹底復健的方法。我推廣太極拳的觀點,傳授競技與健康價值,教學員如何評估?讓大家看到希望而留住。經常承諾做健康公益,遭遇困難要自我調適,一本初衷,絕不改變。蠟燭要燃燒,才能發光,人生中遇到痛苦,不需要逃避,只有正向面對,一定會心想事成。我喜歡悠閒自得其樂,簡單生活遠離壞習慣,心情平靜享受太極拳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