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如何成為太極拳大師?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太極拳教練,傳授競技與健康價值,不是論功夫?是指有多少貢獻?贏得社會尊重才算大師!基本上學拳分年輕、成年、老人三層面,年輕人要超越體能追求極致,成年人要耗盡體力達到運動量,老人家要舒緩痠痛消除孤寂。ㄧ般人遭受災難衝擊會更獨立,堅強地為健康去修正生活方式,太極拳就是武術需要改變的進化,讓慢性病得到舒緩,成為人類長壽的功法。專注鬆柔,不爭輸贏,處在謙卑之下,故能被武林各派所接納。拳論所謂總此一虛實,右手實勁左手虛,以夾脊為樞紐,左腳實勁右腳虛,以尾閭為樞紐,則夾脊與尾閭要對直,方為不失中正,負荷應放在一腳上,避開雙重之病。招式有拉胯、拉腰、後扭、前扭、金雞獨立、左右抬腳等微調動作,會讓老人家能走跑能蹲跳。太極拳哲理,見乎實用,合乎科學,是值得信賴的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氣功是太極拳精華,輕鬆自然緩慢,以意導氣不使力,用意來鬆開筋與韌帶,結合肌筋膜來發勁。有熊經、行功、雲手等招式,是病後療傷功法。 套路是伸展筋骨,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免疫力。有沉肩墜肘,氣沉丹田,立身中正,氣運周身等養身功法。推手是增強體力調整體質,捷徑是力量大手腳快,應強調鬆柔走化。對健康功效也非常豐富,減少痠痛困擾,使身體結實強壯。練氣要練到筋,筋強了肌肉自然有力,練拳要勤悟勤練,懂勁後愈練愈精。要慎選學員品德,品行差是社會禍害,知名選手如一棵神木,聳立於高峰曠野,能身體力行,讓太極拳發揚光大!一般認為,運動有生命週期,從問世到成長,到成熟會逐漸衰退。然而太極拳的生命歷程,都能逆轉衰退,汲取活水再度興起,希望養身太極拳,能再超越新一代的生命週期。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彙整過去所寫的文章,提出如何遵守純樸生活,以正念來恢復健康與福祉,定義為養身太極拳。年輕力壯應累積生命力,用來補足老人體能的退化,這是人生必經道路。要吃當季的天然食物,規律的適當運動,有病痛要看醫生,支持身體細胞功能,營造有效的預防醫學,延伸到修身養性到身心靈。包含有氣功、套路及推手等項目,簡單易學,既屬於常識也屬於專業,希望後輩要繼續精進。誠懇為太極拳付出,為自己做人生有意義的事,就像野鴨在水上隨波逐流。萬物都有不足之處,要用自己的心思,實行自己的意志,把太極拳好處再挖出來,使價值再一一呈現。以漸漸的進步,慢慢地前行,鑽石也是經過切磋琢磨,只有帶著謙卑,入寶山找寶藏。讓學員不用猶豫,享受長壽的時候,要懂得感恩,告訴自己要擔當傳承的責任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