規劃養身太極拳的發展方向
我經營友勁太極拳 27年,退休後為服務老人,轉為傳授養身太極拳又八年了,離開前留下四個教練場,至今已35年依然蓬勃發展,感謝有這麼好的健康園區。大家要重視幾個原則,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緒,要符合居民需求,鼓勵學員出來運動。太極拳是老天爺送人類長壽的禮物,具有功夫與養身價值,追求身心靈的寧靜。請老師們撐起公益大旗,使學員們受益良多,凸顯太極拳最寶貴的財富,才能夠代代傳承。我們長年浚淫太極拳,也曾經獲得讚美和掌聲,凡事無我利他,為自己健康也讓更多人健康,像魚和水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,一起快樂一起玩到終老。湯非口嘗不知味,事情總要親身去實踐,才會明白這個道理,感謝辛苦的教練們,誠懇地付出,讓後人縮短學習過程。我期待從內在學習,舒緩自己的痠痛,消除自己的煩惱,修正自己的習氣,別讓師兄姐感覺不舒服,運用在現實的生活上。
回想,過去人類壽命約三四十歲,人生是七十古來稀,現在教練場的學員,都是六七八十歲高齡。老人社會的運動,需要融入文化思維,適合生活處境,單一招式容易學習,生活規律樂觀進取,寬心處事遠離壞習慣。在這種文化沙漠裡,前無古文後無來者,需要獨自去摸索,我也只問耕耘不在乎收穫。相信山高必有客行路,水深必有渡船人,好好研究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。第一年學員有10幾人,隔年至今都有 60~70位,我享受沒痠痛沒煩惱,信心與愛心也都沒變。舒緩痠痛像醫師治病,一針見效,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要讓學員看到希望。其實,我不擔心學員少,只要感覺快樂就好,自然成為傳話的活廣告。面對現實的不安、痛苦、孤寂,這種不幸一次次出現,不是社會帶給我們,而是自己帶給自己的。不要誇大運動治百病,太極拳有舒緩功能,已是了不起了,養身資料古文少有記載,需要靠現代人深入探討。
規劃養身太極拳課程,要多元化,讓老人快樂學習。有熱身、垂柳、拍打、九轉與助眠等舒緩功法;樂活、卡拉OK、元宵點心宴與飲食知識等消除孤寂活動;參觀熱門景點、延緩聽視覺、強化肌筋膜與促進血液循環等身心靈方法,上述為課程三大主軸。再配合功夫扇、32式劍、氣功、套路、推手等太極拳項目,組成一套完整課程。太極拳談中定是指四平八穩,活動起來像車輪,腰胯轉動肢體依然穩定,腦筋清楚手腳靈活。主張降低消耗能量並儲存能量,強調輕靈減少傷害,到了晚年經過很多世事變遷,才領悟身體健康是後半生的財富。太極拳是透過鬆柔與分清虛實之理念,雖定無常定卻不失中定,要多流汗多喝水,讓學員達到運動量,要戒掉偷懶、孤獨、固執,不要倚老賣老,希望大家多活十年。既然養身太極拳界定能長壽,提出承諾就必須付出代價,要先展現出自己的生命力,讓太極拳走在時代的前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