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比賽爭議甚麼?
太極圖是黑白顏色,是色差兩極化,黑代表陰,白代表陽,由於太極拳拳論第一句話,就是引用易經,太極者無極而生,陰陽之母也,因此後人將太極圖定位為太極拳的代表。還有很多文章硬要牽扯太極圖陰陽與太極拳虛實的共通性,甚至有些人將黑與白間加兩點俗稱太極魚,也增加很多趣味性討論‧這個黑白圖形是一種意象圖,韓國、日本等很多國家都使用。國內宗教、武術, 命理等都有人用,尤其道教將圖案印製在道服上。太極圖不代表太極拳,也不是太極拳的標誌,只是普及性圖騰,若要把太極圖印在比賽場中,縱然有美觀性卻影響選手的視覺性,何必增加一個圖形,帶給太極拳無謂的困擾‧
太極是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觀念,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狀態‧象徵著窮盡天地奧秘,道家長期探討與修行,擴大了更豐富的內涵‧太極心意味著愛心,愛宇宙、大地、與世間萬物。大到世界大同,小到一言一行,事實上,很多慈善團體,協助解決很多社會問題,幫助消除很多家庭困難。行善團體默默修橋舖路、愛心團體照顧孤老,他們利用閒暇深入民間,花錢花時間到處行善。大家有太極心,心胸坦然幫助別人,社會處處有愛心,人人充滿希望,社會充滿祥和。
一些不良團體,以公益為晃子,騙取社會資源,大到不公不義的政府,小到佛寺。2012年台灣政府報導勞工退休金面臨破產,跟著農保也報導快破產的訊息,政府竟然告訴我們不願承擔最後責任,相對比較軍公教早就破產了,完全靠政府支撐,負債達1.7兆天文數字,更惡劣還要發放退休人員年終慰問金1.5個月,增加預算高達202億,勞保不足卻要求費率提高退休金減少,這種政府把人民兩極化,到底有沒有良心‧還有佛寺騙取人家孩子,供佛教團體利用,這種行為會發生在台灣,也是不可思議!宗教財團應該學日本和中國,把禮佛頌經職業化。像很多生命禮儀公司,幫助喪家處理後事,從往生,念經,公祭,到禮儀結束,所有工作人員,待遇比一般上班族還高‧如果佛寺把禮佛誦經收入,以薪資聘顧和尚尼姑,正大光明的徵才,就不會造成很多傷心的家庭,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到大學畢業,被佛教團體連哄帶騙,切斷親情離家去唸經,讓多少父母失去養兒防老的期待 。
太極拳套路中沒有跳躍、沒有用力,完全是輕鬆自然。由於具有獨特運動性質,才能受到那麼多人喜愛。亞運武術比賽,編列一套太極拳動作,要求選手腳要抬得高,馬步要蹲得低。全民運動會,為了符合規定時間,捨棄放鬆細節,要求非鬆柔的標準動作。造成某些打太極拳者,發生關節疼痛的不良現象。為比賽可以改變動作,但是要遵守輕鬆自然,不要偏向拉筋劈腿,沒有帶來健康反而傷害身體,建議修訂制度時,要維護太極拳價值原則。
太極拳定步推手,注重腰、腿、手與腳的靈活,練習上有沾黏貼隨、借力使力等熟練技巧,是非常安全健康的運動。太極拳活步推手,強調鬆柔走化,小力制大力等技巧,是鍛鍊身體與防身的好運動,練習時需特別注意安全。台灣教育普及,個個都懂得太極心,但每次比賽都紛紛擾擾,今天面臨推手比賽可能停辦於全民運動會。因此為了避免被停辦的命運,不得不坐下來反省,為何比賽要爭奪金牌時,教練與選手經常出現爭議、罷賽、佔據會場鬧個不停。比賽規則明明白白規定,為何還會出現這麼大爭議?到底這些人在爭甚麼?
裁判執行不力,或裁判發覺誤判,沒有及時修正,雙方選手又不尊重判決,教練也濫用申訴,與仲裁委員沒有處理申訴能力,延伸一系列爭議問題。當裁判發生判決錯誤時,只需委請仲裁委員追究責任即可,怎麼樣也輪不到教練與選手來抗議,到底他們抗議的是甚麼?回想以前處理爭議事件,常常用協調方式解決,私下取得共識就好了。但對於大型比賽,為了獎金、升學沒有人願意退讓,最終才會演變到抗議不斷,對太極拳是一種諷刺!
太極拳爭議問題,跟國外運動爭議一樣。例如:日本柔道五十年爭議,韓國跆拳道選手罷賽與佔據賽場,多少歷史事件與爭議重複出現。體委會組成專家學者,遇到比賽有爭議時,主動來教育與指導我們。太極拳的推展,是經歷過多少前人努力,造福過多少國人健康,我們應力爭上游,共同將太極拳推向世界舞台!所有的爭議都需要考慮太極拳特徵,放眼社會公益,破除社會亂象,凡太極拳愛好者,自我約束不要再爭議,大家做為善心人士的標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