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的夢想人生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從小接觸家傳少林武術,是機緣;26歲感染要命的肺結核,每天實踐太極拳氣功,是幸運;自從救回一命後,即決定致力於推廣,專業於養身功法。活到75歲才感受太極拳的價值,舒緩痠痛、預防醫學與修身養性等。我的人生中,常有文化上的包袱,無意間發現要完全放開,帶給我內心的寧靜和智慧。長期學習舒緩技巧,經常的運用與修正,發展出一套完美的舒緩技巧。讓生活中的每一刻,都能得心應手,在紛擾中,獲得自由和幸福,也帶給學員的啟發和力量。太極拳體用,能隨心所欲,是立身根本,也能造福居民。要培養非典型醫師價值觀,檢視不當的服藥習慣,藥吃多副作用大;要有保健的知識,傾聽身體的聲音,維持良好生活習慣;要與小病共存,是多年來對高齡的研究,也累積了豐富經驗。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,疾病痊癒要透過身體修補,老人要做喜歡的事,才能幸福的老去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人類創造了地獄,源頭是痛苦和煩惱,天堂是放下內心的執著,當知今日的結果,都是自作自受。太極拳種子,帶來台灣將近百年,使武術與養身相匯合,屬於延年益壽的主流。需要知識與技能,塑造出有所為,有所不為,成為社會有用的人。因此,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出來,隨著身體老化,創造如何慢老?注入身心靈與樂活,消除老人的孤單寂寞。太極拳強調引進落空借力使力,影響武術世界的素質,是滿足我的魅力所在。所謂牽動四兩撥千斤,而後撥之,彼以千斤來攻我,牽其手順其勢,使彼之力落空,以勁撥之將彼推出。應用牽撥原理,修練自己身體,痠痛時尋找痛點,以意念、呼吸與運動等技巧,對過敏、睡不好、輕微痠痛等症狀,舒緩效果相當好。長期探討養身功法,重新思考,微調招式,增強體力,調整良好體質。有病要看醫生,無論做甚麼事?要感謝太極拳,幫我們開一扇門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年輕籃球選手五人組打全場,中老年三人組打半場;年輕人打網球跑全場,中年打 pickleball 跑半場;年輕人喜愛武術,盡情地翻滾跳躍,中高年體力不行,只能偏愛鬆柔。這就是運動進化,每一個年齡層,都需要適當的體能強度,才能吸引居民參與。我對機能退化特別敏感,當提不起精神,手腳軟趴趴時,只要睡著了即可恢復。創造氣功、熱身、拍打及垂柳等功法,專注舒緩痠痛。邁入五十歲後,開始有失眠困擾,再創造助眠功法。七十歲後,半夜常醒來,以心法在不知不覺中睡著。這意味著,這個世界和生命,都有一定的時序,也許面對老化,似乎像離了軌道衝向懸崖。太極拳會讓我們回歸時序,也能為社會帶來助益。自古以來成功的創造者,不僅靠內在的德性,也要靠好友協助。施老師傳承四十年,最感謝陪伴我的學員,像音樂的旋律,氣候的調和,順著陰陽變化,讓學員們看到希望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