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因緣的感恩
學武術的原則,大動不如小動,小動不如微動,如技擊的閃躲帶回擊,推手的走化帶推扯,是犀利的禦敵功夫。推手對練要氣定神閒,輕鬆推來推去,享受舒服快樂。練習聽問拿放,沾連貼隨,日久功深則隨心所欲。我自肺結核痊癒後,像龍游在大海,虎留在深山,活在太極拳裡,每天十分鐘氣功,給我鋼鐵般的意志,所有難處都能迎刃而解。健康後學業如魚得水,家庭事業樣樣順利,從此假日經營健康公益,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。27年大學教職生涯平安退休。夫妻倆閒逛大安森林公園,喬木蒼翠,灌木層次井然,花卉鮮豔耀眼,有涼亭、飲水、公廁等設施。晨間夕陽吸引居民,遊客如織,自得其樂,享受清新空氣,這是天賜良緣,可以發展與競技完全不同的養身太極拳。創辦友勁太極拳的過程,沒有私心,沒有佔有慾,自成立組織社團後,即涉入選舉紛爭,總覺得酸甜苦辣五味雜陳。身為教練有責任,發現新需求,探索新價值,回歸健康的園區。
中年後要有自信,不擔心髮白皺紋,重要是腿部肌肉。身體最強的肌肉、關節和骨頭,都在腿腳上,乘載著全身活動,70%的能量燃燒,50%的神經、血管和血液都流過腿腳。年歲越高,大腦和腿腳的傳輸變鈍,鈣質流失容易骨折。身體像大自然,染上灰塵要清除,堆積汙垢要疏通,太極拳運動要流汗,排除身上汙垢使正常人擁有健康。1990回台教書,腰酸背痛參與推手,1992榮獲全國推手亞軍,在國父紀念館結合拳友,成立友勁太極拳,因年年有成績,成為台灣知名團隊。再利用星期六擴展到中山國小,因為SARS學校實施門禁,再移到森林公園又遇梅雨季節,最後固定在今天的中正紀念堂教練場。任何教練場的成立,只為學員健康設想,讓師兄姐們感動,共創辦有四個推手場與大安養身場。花的微笑最美,無須嬌揉造作,因為心裡有個世界。經營教練場,要穩定下來是不容易,學員擁有一個公益場地,都存著很多因緣際會,需要好好珍惜。
拳經說: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,行於手指,是發整勁技巧。我因腰痛觀察推手運動,想組教練場觀察別人的團隊,為學習觀察蘊含的正能量。退休後決定推廣養身太極拳,徵詢公園處提供掃具,隨時補充換新,我願意清掃場地,付出愛心來感動學員。大安不招生不廣告,讓學員看到希望,自然會慕名而來。君子有成人之美,環境會造就我們,也會造就居民,有這麼好的場地,是世間最美好的事?人活到老,體會淡淡生活很純,淡淡友誼很真,承辦太極拳團隊,學員一直很多,也帶給我沒痠痛,沒有煩惱。學習聖賢,以智慧、正直、善良,盡情發揮潛能,充分利用餘年,結合師兄姐做人生有意義的事。提醒心態不能老,不要沉湎於青春,思考如何改善健康,靈活運用氣功、套路或推手及身心靈等,跟隨老化適當調整,思考是否美好?提供你做簡單地判斷。我生活簡單,感謝幫助過我,支持我向前行的貴人,太極拳因緣的感恩!永遠留在我心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