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傷正確的醫療觀念
我曾PO文“肌肉拉傷的處理”,感謝有6678人次參閱,感恩!2017退休,在台北大安 森林公園教練場,星期二、四、日 9:00-11:00 打養身太極拳,星期六玩推手,星期一、三、五陪太太買菜到處走走,內心單純,生活簡單,學員是穩定多人。希望太極拳好處,能夠慢慢傳開,更多人來參與。我是70老翁,腦筋還靈光,要留下養身功法,傳授給師兄姐,享受養身效果。從小就耳染目濡少林武術,學幾套拳和簡單接骨法。當憲兵兩年,弟兄常找我舒緩痠痛。美國教推手,學員不小心腳拇指脫臼,及時整骨,請他到醫院診療。學校校慶時,學生接力賽虛脫,即時協助舒緩,送保健室休息等。我的手法是順勢輕巧,不會很痛,簡易好學,受過舒緩的親友,都說好!
太極拳是舒緩痠痛技巧!我早期發表過論文,調查15%的學員有膝蓋痠痛,多數師兄姐無法蹲跳,不合乎學拳目標!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發現,從此接受張肇平理事長邀請,協助推廣太極拳,足足超過20年。膝蓋痠痛的原因,有退化、老化、過度使用等。太極拳養身功法,目標是能走能跑,天天開心,最好是能蹲能跳,耳聰目明。痠痛要看醫生,醫院有精密儀器,放射檢查、電腦斷層掃描、核磁共振成像等精確檢測。有內視鏡與微創手術配合,診療準確,危險性低,手術後恢復又快。請相信專業醫生,配合醫院治療。過程中自行做氣功運動,活化細胞,加速組織補償功能。輕微扭拉傷,會疼痛,要暫停運動,讓受傷部位充分休息。受傷部位的發炎期,呈現瘀血或肌肉腫脹,不可做激烈動作,避免二次傷害。切記!不能一直坐著躺著,手腳要動一動,避免沾黏。
武術常說;最簡單動作,最犀利!養身功法也是;最簡單技巧,療效好!為甚麼正骨療法不適合破壞性骨折?皮包骨,靠摸索,憑感覺是不正確的,結果骨頭都長歪了。任何人走路,都會扭傷或拉傷,痛得哇哇叫。剛受傷時,不可以噴肌樂,貼撒隆巴斯,敷消炎藥膏,會增強血流量,會更痛。應把受傷部位抬高、冰敷、按摩等,讓疼痛慢慢減緩。簡易舒緩手法;把手掌勞宮穴,按在病患疼痛點,運用太極拳「以意導氣」,吸足一口氣,徐徐吐氣,往傷處沖氣,慢慢地使疼痛減緩。用大拇指肚推揉,推拿疼痛點,最後摩運數次,確實舒緩了,使用高彈力繃帶包紮,請病人喝水休息。一定要請他,到醫院做詳細檢查,骨頭的斷裂情況,配合醫生診療。氣功療傷是舒緩,不要相信,運動治百病。
氣功調息功法;元功使心情平靜,行功恢復心臟壓,熊經舒緩勞累,雲手舒緩痠痛,垂柳搖晃舒緩膝蓋,海底針舒緩腰胯等。太極拳氣功,自然呼吸,不使力,輕鬆緩慢,做完一套約20分鐘,我已經實踐30幾年了。當一個人發生重大傷病時,直接送醫院,找合法合格的專業醫生,才是正確的選擇。經常性扭傷,休息幾天後,除了冷、熱敷與按摩,或藥物消炎,配合舒緩技巧,三至四個月後,會慢慢恢復正常。養身功法使沾黏拉開,解除痠痛的病灶,也是根本消除的方法。施老師養身太極拳,是長期修正的運動科學,課程簡單、易學、效果好。彙整古早味功法,原汁原味招式,濃縮太極拳精華,促進新陳代謝,維護微循環系統。是純粹的健康公益,歡迎一起來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