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鬆柔推手是高年齡的好運動

 

    2016.01.10 () 在國父紀念館推手教練場,亞軍選手洪柏松警官說:「一般人像施老師這把年紀,已經有人拿著拐杖走路,很少人能繼續玩推手,能跟年輕人推來推去,還能輕易將對手玩來玩去,在推手領域中確實少見。」這些話是指高齡人少的事實,歲數大體力差自然會遠離推手,由於心臟功能衰退無法承受勞累,像長跑、爬山、打球、柔道等激烈運動,極不適合老人參與。生命週期從出生、成長、成熟、老化、到死亡,各階段都有一定年限,只是間距有些許差異,有人長一點有人短一點,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。套路有伸展筋骨功能,推手有增強體力、免疫力功能,氣功有舒緩痠痛效果,人不可能長生不老只有延年益壽,太極拳就是典型的養身運動。我推廣太極拳目標,鼓勵大家出來運動,是希望學員們減少痠痛,消除煩惱紓解壓力,降低病毒感染抑制癌細胞成長,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健康。

 

    推手要強調不主動攻擊,要站穩不允許被推動;對手推我胸部以金雞獨力破壞然後反推;對手抓我右手往上提,以揉膝拗步往下壓將對手推出;對手雙手控制我整隻右手,以玉女穿梭推對手右肩膀往側面推出;對手用雙手直推胸部,後坐消除推力再反推;我以右手直接控制對手左手肘,用左手推對方右手臂往右側擠出;以上舉例幾種推法都是以湧泉發勁,遵守輕鬆使力之理念,才能用小力制大力與借力使力,利用對方失去重心時將對手推出,不需要花太大力氣,不會過度出力相當適合高年齡運動。推手不是鬥力是協調,不是爭輸贏是和氣,從互動中使動作熟練,推來推去中消耗體力,交流中得到快樂,應付壞人攻擊時產生自然反射。

 

    年齡越大身體機能越退化,特別在60 - 75歲間約有50% 死亡率,因此60歲後特別需要注意健康,很容易罹患慢性病、中風影響生活,尤其心肌梗塞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危及生命。由於身心理機能衰退,運動能量不能太劇烈,因此耗力氣推手隨著年齡增長人數會越來越少,特別是60歲以上老人較少是常態現象。我已經65(1951年生)發現早期那些老戰友紛紛離開,原因是心臟壓降低體力差,無法再叱咤風雲打遍天下無敵手。我參與推手是追求運動價值,專研舒緩痠痛技巧,競技成績只是附加價值,二十幾年擔任太極拳總會推廣到處演講,光環不重要是為了做點社會公益,我的運動宗旨是安全、健康、快樂,如何改善推手為全人運動項目。進入60歲階段體會鬆柔重要性,開始倡導推手要讓人替代推人,將發勁點從腰胯降到膝蓋達到湧泉,如此出力點愈低發勁愈輕鬆愈不吃力,由於我堅持輕鬆發勁理念,才能跟年輕人推來推去,聚集一百多位武林高手共同切磋,30年來利用假日在國父紀念館()、中正紀念堂()大家出來運動。推手是增強體力,體力好身體才會好,推手不拼輸贏是花體力,不是拼力氣是養身,隨著年齡增長調整鬆柔度能夠讓你玩一輩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