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有舒緩痠痛效果 

   氣長命長是健康之道,人正常呼吸一分鐘約1220次,自然呼吸符合生理需求,呼吸時間長較健康醫理常識。呼吸中故意引導深深吸氣慢慢吐氣,是依循氣長觀念,呼吸越慢細胞氧化越慢,亦即退化越慢老化越慢的命長觀念。運動價值觀是增進健康,太極拳套路、推手及氣功要兼備,套路伸展筋骨,推手增強體力,氣功舒緩痠痛各具功能。我支持做幾下深深吸氣慢慢吐氣或吸長吐短,不要太多次約10 – 20次就好,避免氣虛休克影響健康。太極拳講腹式呼吸與丹田呼吸,都是深吸慢吐以意導氣增加吸氣量,增加含氧量活化細胞頓時感覺舒爽,若深吸慢吐時覺得不舒服應及時停止,喝水休息馬上恢復自然呼吸。

太極拳招式不使力,應用於舒緩痠痛時需要配合呼吸,動作開始時吸氣,發勁時瞬間吐氣,招式有玉女穿梭、倒鄻猴、轉身蹬腳,有伸展筋骨、拉開沾黏、增強體力等效果。倒鄻猴吸氣時左手往前右手往後,胸部擴展開來,右手由後往上拉回到右眉毛旁吸氣完成,然後右手往前推出左手收回腰際,兩手對拉發勁瞬間吐氣,勁道由肩膀發出。左右手交換約10 - 30下,會增強體力、肩膀拉力,肌肉沾黏會自然拉開,避免五十肩痠痛。其他玉女穿梭針對全身腰痠背痛,蹬腳增強心臟壓送血液到腳端等效果。

      力與勁差異,力表現能量,力的威力是功夫,力大小是集合筋、骨、肌肉力,筋柔韌、骨堅硬、肌肉鬆緊,配合速度、距離、著力點產生爆發力稱之明勁,指推手功夫要好需要力量大反應快。勁表現能量,招式產生威力是功夫,在攻擊瞬間全身一鬆,產生整勁反擊稱之暗勁。勁與力之差別在於鬆,玩太極拳推手就是玩動作熟練化,把借力使力、引進落空等技巧玩到出神入化,身體越鬆越不使力,瞬間整勁越大威力越大,即所謂一分鬆一分功。學習過程先追求力量大和靈活度,再慢慢導入內勁,將發勁點由腰際降到湧泉,善用發勁時機,發在適當點上,產生最大攻擊力,就是鬆柔推手,初學推手時要學推人,進階學讓人替代推人,年長者學習以小力制大力,遵守這個原則才能玩到老。力的功夫有極限,勁的功夫沒止境,儘管年老力衰筋、骨、肌肉退化,發勁剎那只要發得巧妙,勁的威力會越發越強,推手要學習鬆柔不要學鬥力。

      太極拳運動價值是健康,學員腰痠背痛還是不懂舒緩技巧,真是浪費時間失去參與太極拳意義。玩太極拳追求安全、健康、快樂,由於不知道學習好處卻惹來一身病痛,這是錯誤太極拳。太極拳氣功是使人心平氣和,很多人違反呼吸自然不幸走火入魔中年短命,是誤導學習方向。學太極拳要懂得舒緩痠痛,才是學太極拳根本價值,功夫只是附加價值而已,希望了解太極拳是追求延年益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