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的落胯技巧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落胯是身體下沉,膝蓋微曲腰低點,四肢靈活身體保持自然旋轉。一般人由於蹲太低致使身體僵硬,無法靈活轉動,這種蹲法不是落胯,應叫做坐胯。當我們需要用力或應接外力時,身體都會自然下沉,維持重心更穩固,用腰胯的力量配合手腳的動作,化解外力的攻擊。所有運動與武術,都強調腰部的訓練,太極拳特別注重腰胯鍛鍊,由於注重養身因此捨棄速度訓練,由於強調借力使力因此排除重力訓練。所以太極拳是由武術進化到養身,運用走化技巧應用於技擊上,以緩和動作促進心血循環,提升身體健康。因此落胯在太極拳學習上是極為重要的技巧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 打套路時老師經常提醒要落胯,還舉例說明,如球丟過來,兩手去接身體會微微後退,腰部稍微下沉,輕鬆接下丟過來的球,不是硬碰硬的接球方式,這個接球的動作就是落胯。也經常告訴學員要放鬆,打套路要自然流暢,不要刻意去要求腰部怎麼擺?要怎麼蹲?要沉到什麼程度?只要你專注於腰際,馬上發現身體僵硬,手腳轉動不靈活。這種腰部牽制動作,不是落胯是坐胯。

 

        腰部的保養很重要,一般都是使力過度或肌肉拉傷的髖關節疼痛。為了避免腰胯疼痛,運動前要事先把身體、精神、肌肉放空。然後手、肘與手指放鬆到整個手臂。接著肩膀與骨關節有意無意的鬆開,腰、腿隨著就鬆開,進入用意不用力的意境中。打一趟套路,腰部靈活運轉,活洛氣血循環,當然有助於身體健康,我經常說太極拳好就是這個好處。一般年輕人,強力鍛鍊腰部力量,表現在各種運動中,都能獲得非常好的成績,所以身體擁有的力量越大,運動績效越高。但是年歲越來越高,身體與肢體自然會漸漸老化,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繃繃跳跳,所有肢體要慢慢移動,使身體完全放鬆,才能延年益壽。特別提醒健康並不能保證長壽,有人六十年來身體一直都很健康,突然重病即結束生命,因此健康跟長壽沒有絕對的關係,所以要長壽除了健康外,平時要有運動習慣,運動要懂得完全放鬆,落胯就是腰胯要放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推手上使用落胯有兩種技巧,第一種為推胸部,當對手雙手按我胸部,強力的推過來。我前腳膝蓋前彎,身體下沉,控制對方兩手肘,以沉肩墜肘支撐推力,將力量傳達到腳底,注意身體不能後仰,只要後仰暨無法落胯,一面利用手、腰、腳結合的力量頂起來,使對手身體浮起,利用其失去平衡時,兩手直接將對手推出。若對手推力很大,兩手掐住我的腋下時,自已無法承受時,事先控制對方右手,拒絕掐住我的腋下,引導對手推於胸部或胸部下方,利用左手往右側轉,將對手輕輕推出,使對手往側面甩出去。

 

        第二種推法,對手雙手按我腹部,用全身力量推過來。我身體微微前傾只要下沉,然後腰胯急速往後縮。對手將整個人摔出去,推的力道愈強,摔得越重。如果對手力勁強姿勢穩固,我使用腰胯化解時,需要再追加兩手左右輕輕帶走,對手必然隨著左右方向趴下,整個人摔出去。對手也許利用雙手,一手推腹部一手推胸部,表示懂得被甩的經歷,因此上下其手,此時,我可以控制對方任何一支手,身體瞬間落胯,對手自然往側面彈跳出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