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轉身蹬腳預防腳底筋膜炎的功能

 

        左抬腳結束,兩手輕輕往右擺,右掌向前置右腿邊,左掌向內置腰際,左腳提起腳尖自然下垂,然後轉身以腳跟為軸轉身180度,轉過來後兩手交叉於胸前,跟著兩手撐開兩側約眼睛高度,左腳用腳跟蹬出與腳趾要上提,確定有拉到腳底筋膜的感覺,注意轉身時左腳不要落地,完成轉身蹬腳動作‧技擊應用,當對手抓或搥時,我兩手置胸前防備,撐開對方手,腳提起往膝蓋蹬下去,將使對方無法走路,避免自己受到傷害‧

 

        早上一下床踩到地板時,腳跟會有強烈刺痛,感覺非常難受,即為足底筋膜炎。由於年齡大生理退化,筋膜敏感度遲緩,承受不正常拉力或過重重力、站太久、走太遠,都會造成足底筋膜傷害。最明顯是腳休息一陣子,突然起身即時產生刺痛,痛到腳跟立起來,然後步行三、四十分鐘後,刺痛才漸漸舒緩,帶來很多行動不便。實際發生案例,我太太50幾公斤(62歲)為照顧80幾公斤住院親人,很困難扶著她上廁所,經過兩天承受過重重力,腳底筋膜開始發炎,痛到身體發抖,趕快看醫生,按照醫生指示服藥與腳趾上翻運動,經過三個月慢慢好了‧我(62歲)喜歡孫子,孫子也喜歡跟我玩,由於一家人出外旅遊,我希望兒女聊天散步,我抱著孫子享受含飴弄孫,結果抱太久走太遠,突然腳底筋膜急性發炎,腳底無法平踏地面,必須腳掌直立,回家後開始運用基因改造太極拳轉身蹬腳動作,從沖氣、推拿到蹬腳,結果躺了一天,三天後自然痊癒,腳底筋膜炎是肌肉沾黏傷害,只要將沾黏拉開,恢復筋膜彈性承受地面反作用力,對預防腳底筋膜炎確實有很好效果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足底筋膜是一層很厚纖維筋膜所構成,它起點在腳底跟骨前方呈放射狀,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。中央部分最明顯,又分為表層和深層。足底筋膜作用是維持腳弓,使腳底成一弓箭狀,拉緊跟骨及足部,在足部承受體重壓力時,仍然維持腳弓形狀;也使足部維持彈性,在跑或跳時吸收地面反作用力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基因改造太極拳主要強調呼吸引導動作,蹬腳運作順序;自然呼吸、沖氣、推拿與蹬腳,吸氣時右手掌直立右肩高,左腳收回離地約10公分,吐氣右手往下甩,左腳跟蹬出腳尖向上提‧然後換邊,吸氣左手直立與右腳提起,吐氣左手甩與右腳蹬出。該動作是呼吸配合動作,左腳右腳交互蹬出,要感覺拉到筋脈,才能產生拉筋效果‧首先坐下來,自然呼吸10次,運行沖氣30次,筋膜炎疼痛及時減輕(請參閱分類;基因改造太極拳,沖氣的理論與應用)。推拿時,足底肌肉纖維又厚又硬,一般握著一枝圓頭木棒,適當連壓帶推,舒緩疼痛點肌肉。然後做蹬腳動作,蹬腳力道由放鬆10下,酌量施力10下,到重點拉伸使力蹬出20下,蹬出時要感受到筋膜痠疼,腳趾一定要往上撐,蹬腳時配合吐氣使力道更強,只要沾黏解除,就能恢復筋膜彈性,筋膜炎即可慢慢消除,所有動作完成後一定要喝開水,促進血液循環,潤滑蛋白纖維,活化肌肉疼痛消除‧有病一定要看醫生,運動有預防與緩和腳底筋膜炎,但是不要誤會運動治百病,應該配合醫生療程,增加太極拳的復健技巧,才是最恰當的治病方法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