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轉動頻率在生活中約佔70%的活動量,膝蓋一出問題即生活不方便。發生膝蓋疼痛有兩種因素;自然因素與非自然因素,當年齡驅使身體老化時,骨質開始有流失現象,骨膜厚度慢慢變薄,韌帶強度越來越弱,走路越來越慢也許需要柺杖協助,這是自然因素。第二種人為因素,就像某些人打太極拳打到膝蓋酸痛,原因是姿勢不對而傷害自己的膝蓋,或運動過量傷害到膝蓋等,主要的痠疼是非自然因素。事實上,很多人都會有膝蓋酸疼的困擾,一定要找醫生診療,再配合太極拳運動治療手法,效果非常好,而且只有健康沒有其他後遺症,確實是好的運動項目。太極拳氣功治療手法,先了解疼痛的程度,骨頭是否變形,發現骨折或脫臼,馬上送醫院。如果是扭傷疼痛,先輕微拿捏確定疼痛位置,再運用太極拳沖氣法,緩和疼痛的痛苦,再進行以下的運動步驟; 一、首先瞭解膝蓋痠疼的情況,是蹲不下去呢?還是能蹲但是痠疼呢? 二、蹲不下去的方法,左腳向左側移半步,雙手開長平置胸前,右腳往後退一大步。 三、手掌變成拳拳心朝上收回腰際,同時後腳收回拉開膝蓋,由輕鬆再拉長一點。左邊做完換右邊做,一次循環做十下,重點運動手法可酌量增加拉開次數。 四、重點拉開動作,後腳退步加大,收回時配合擺手動作,強力的拉開膝蓋沾黏 痠疼的部位,只要拉開即可恢復神經的彈性功能,強化肌肉血管的血液流通,血液通則不痛,痠疼自然會慢慢痊癒。 五、能蹲但膝蓋會痠痛的治療手法,左腳向左側橫跨半步,右腳往後退小小的半步。 六、兩手往胸前擺動,後腳往下彎,注意強調彎曲膝蓋。左邊做完接著做右邊, 七、先放鬆膝蓋,再彎深一點,每一循環以十下為一個循環次數。 八、重點拉開動作,後腳彎到最低點,使膝蓋沾黏部位強力拉開,促進血液循環正常流暢,壓迫神經部位彈性鬆開,痠疼自然慢慢痊癒。 在進行運動治療手法中,沖氣的效果與運氣之強度有關,我的運用技巧,患者疼痛到摸一下就痛,沖氣應增加至50次以上,一般以30次即可。再進行筋絡調理一般接骨師稱推拿,特別注意調理是調整神經排列,千萬不要亂捏亂扭,應該不會很痛更不會痛到哇哇叫。最後拉開沾黏的動作,最好有老師引導,配合不同口令,依照輕鬆深長到重點拉開等順序進行,這種太極拳運動技巧不但健康又能放開心情,還有回到家後一定讓你一睡到天亮。這種基因改造的太極拳養身運動,我們已推展到眼睛、耳朵、腳底老化退化的預防工程,未來太極拳創新的養身運動招式,能夠帶來太極拳朋友更健康更長壽,也希望追求健康的朋友都來友勁太極拳運動。
- Jul 01 Sun 2012 09:56
腳膝蓋酸疼的運動治療手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