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當你志願成為醫生,從小就需要比別人更努力讀書,終於通過醫生檢定取得執照,因此獲得比一般民眾更高的收入,改善了生活品質,提升了社會地位,得到親朋好友的尊重,這是追求成功的定義。但是學太極拳,個人認為是追求身體健康,沒有收入利益也沒有社會地位,好像談不上成功兩個字。若是轉為階段式探討,或許可以勉強來解釋。第一階段學一套拳,跟著老師一招一式慢慢學,熟記角度、方向、手法與呼吸。事實上大部分動作都簡單易學,只有少數動作比較困難,需要加強一點體力與平衡練習,很快就學會了。學會了整套拳後,一定要報名套路比賽,從區域到全國及國際性錦標賽,從失敗中學習完美,只要獲得一張獎牌,滿足個人的期待,樂意與他人分享,這也算是成功的定義。第二階段學太極拳推手,跟著老師學習放鬆與技巧,再進入實際對抗的練習,這個階段需要勤練實用技巧,特別需要加強功力,熟悉動作。學到技術熟練時,應報名比賽,從失敗中激勵自己,學習到謙虛的態度,當獲得一張獎牌後,證明自己擁有良好的推手技巧,當然也是推手成功的定義。第三階段是推廣太極拳,以教練的身份傳授太極拳,引導正確的運動價值,從專業技術中體會與創新太極拳的技術、養身與氣功技巧,維持太極拳世代流傳,這是太極拳最成功的定義。

   

   學習太極拳要心情平靜,要樂觀進取,要溶入運動群體中。一個人不能孤立自己,要參與喜歡的團體,在群體的交流中成長。要督促自己,經常出來運動,要喜歡運動,最好的督促方式就是參加比賽,激勵自己不斷的練習,在失敗中了解人上有人,不會自以為了不起,平常對練時自然會客客氣氣。真正體會學習武術的真髓,不是學拳打腳踢,是學保護自己的安全,改善自己的健康與延長自己的壽命。學會後要當教練,做傳承工作,把太極拳的好處傳給更多人,讓更多人健康。因此我希望多主辦比賽,大家多參加比賽,比賽是推廣最好的方法,是傳承太極拳最好的手段。

   

    學習太極拳必須循序漸進,按部就班由淺入深。初學者總是感覺拳理深奧,拳經難以理解,讓新學員無法入手。實際上,讓學員產生挫折,導致心灰意冷,是很平常的事。初學者沒有基礎,剛開始沒有必要做太多的要求,不需要講太多的理論,盡可能避免排斥的問題。應該給他們快樂,願意接受,經常提醒他們健康的重要性,只要聽得進去學員就會留下來。然而對一位沒有興趣者,沒有必要花太多精神與時間去引導他,就是你極力爭取甚至於求他,也是無法改變他的興趣,再多的付出也沒有用。當我們發現有興趣的追求者,應強調簡單的呼吸,氣沉丹田,自然吐出,慢慢要求立身中正、虛領頂勁與沉肩墜肘等技巧。在練習中難免動作不流暢或感覺僵硬,這是學員普遍的問題,不必要過度要求。學員已進入自我體會的階段,自然會自我修正舒適的動作,知道怎麼打才是符合自己健康的太極拳。

   

    進入太極拳推手,應學習自我思考自我調適的能力,對於套路的使用,身法的鬆柔技巧,氣與力的運行流暢,如何隨心所欲的將對手發出去。因此套路學會後,要多練習推手,從推手中了解動作的應用,檢驗實用性,發現錯誤慢慢修正,再創新再改變更務實的方法,確實提升太極拳的實用價值。初學推手者必須先體會沾黏貼隨,體會不丟不頂的聽勁技巧,強調放鬆自然呼吸。當進入實際對抗的階段,可以體驗發劲的精準性;例如,看到別人發劲的威力,是既精又準的把對手推出去。自己卻無法產生效果,因此從觀察中檢驗自己的動作,修正自己的呼吸與發劲的協調。總之推手技巧要經常練習,動作才能駕輕就熟,才有辦法將對手玩在手中。推手的成功,必須經常運動,有效的發揮效果,也要動腦筋創新技巧,超越傳統打法,發展更有社會價值的太極拳,這才是太極拳成功的最高定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