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守住養身太極拳的領先地位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65歲以上的老人,有注意力下降,記憶力衰退的症狀逐漸在增加。退休後,生活沒有目標,疾病風險多,都來自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價值等因素;包括慢性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等疾病;還有親人失去,兒孫就業離家等失落感。情緒低落、全身無力、精神不濟、食慾差、失眠等問題。應考慮如何面對?要增強體力、舒緩痠痛、調整體質、維護視聽覺等功能。有病要看醫生,不要延誤醫療,規律運動,節制飲食,遠離壞習慣等。教練場要保持乾淨,注入歡樂氣氛,呼吸新鮮空氣,陶醉於大自然景觀。善用養身功法,得到心靈深層的寧靜;提升肌筋膜強度,痠痛會慢慢地消除。養身推手藉互動增強體力,不再執迷拚輸贏的競技上。我經歷做不完家務的童年,一向認為,受盡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,晚年才能擁有完整的家,兒孫個個有能力有條件,感恩老天爺給我的祝福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七十歲後,健康會一年不如一年;痠痛會如影隨形,很難找到病原,只能與之共存;現在面對同輩一個一個過世,漸漸感到孤單和寂寞。要認老,生活簡單化、言行舉止做兒孫典範,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。身為教練要鑽研舒緩技巧,提高老人的學習興趣,成為銀髮族的快樂園區。其實,運動團隊到處都有,能存活的卻是很少,因為要管理好真的很難。我帶團隊已超過35年,依然為公益付出,為師兄姐服務,希望大家多活十年。不要因年紀大而懈怠,要有耐心與毅力,吃他人不能吃的苦,忍他人所不能忍的忍,有付出就會有福報。健康要靠自己,體力好體質好,才是治病的根本。養身太極拳追求自然輕鬆緩慢,虛實與意氣變換要靈活。自接聘中華科大教職,就本著自己健康,同時做推廣的情懷,利用假日在國父紀念館,經營友勁太極拳團隊,帶給更多人健康,展現更強大的生命力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太極拳運動要用點力、多流汗,多喝水,達到一定的運動量。有氣功、套路、推手、扇、劍等課程,要細心挑出實用招式,經微調後組成養身功法,符合體能退化者的需求。大安森林公園教練場,是退休後再組成的團隊,每年學員都維持 60人以上。不招生不廣告,新學員都因痠痛而來,歡迎一起做人生有意義的事。滾滾江水漫長歲月,學員都來去自如,有興趣才會留下來,感謝伯樂與千里馬,希望留給世人一份長壽禮物。太極拳有上有下,有左有右,求槓桿平衡;垂柳養身功法,保持手腳靈活,延長肌耐力;催眠功法讓身體器官充分休息,帶來平靜深沉的睡眠,從疲勞中恢復過來。要相信專業醫生,藉精密儀器分析,找出病原對症下藥;不要怕冷又怕熱,要主動出來運動;觀摩收集有效動作,超脫意念而成為自然反應。深入了解太極拳真髓,接受傳承之天命,成功守住養身的領先地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