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知名氣功招式熊經

      熊經乃是模仿黑熊走動,攀樹引氣的動作,主要是維護走路的穩定性,詳細動作說明;兩腳平踏地面與肩同寬,身體由頭到腳呈一直線,雙手抱圓自然下垂,置於腹部前,方便於左右扭腰轉胯,往左側轉腰時,身體重量落在左腳上,左腳實右腳虛;然後往右側平移轉腰時,右腳實左腳虛,身體重量落在右腳上,左右交互運動。行進中做熊經時,步法要小速度要慢,不使力自然呼吸,可以做向前走,也可以做退步走,維持平衡避免摔倒。熊經、行功、雲手與健身步是一分鐘養身太極拳,基本組合的招式,實踐二十幾年來,身體狀況一直是非常健朗,生活在沒有痠痛的太極拳人生。

      太極拳氣功運動,非太極拳專屬,很多熱愛氣功朋友常練之。熊經鍛鍊應注意事項;兩腳要虛時分明,虛腳放鬆能夠抬起,實腳支撐整個身體,重心靈活不可雙重,立身中正不可歪斜,要在放鬆的狀態下運動。進行時間不宜太久,約10 ~ 30分鐘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,利用散步時順便做養身功法,為了腰胯骨關節健康,不至於氣血阻塞,對健康有幫助效果明顯。早晚動一動約半小時,輕鬆沒有壓力,自然呼吸心情平靜,心和氣相守於丹田,享受似神仙的生活。身體虛弱者,做轉腰落胯100 ~ 200下熊經,保持心中無掛慮,注意虛靈頂勁,尾閭中正神貫頂,此乃五心相通是養身之道,五心者兩腳心、兩手心、頭頂心合稱之。

      五禽戲應該是華陀之吐納術,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鳥的特殊動作,整理組合成氣功導引功法。太極拳套路中,也集合有金雞獨立、倒鄻猴、鹿左顧右盼、斜飛勢、抱虎歸山、熊經、野馬分鬃、白鶴亮翅、白蛇吐信、龍回頭等招式。太極拳不是誰發明?是武術進化,為了長生不老,衍生出來的養身功法。熊經是上古養身妙法,古文獻中莊子、馬王堆導引圖,就有熊經鍛鍊方式,豈止祛病延年,反弱為強而已,動作至簡至易,常實踐隨時舒緩痠痛,輕微病痛時及時消除之。我們得自於老前輩們的傳承,享受舒緩痠痛、消除壓力、恢復疲勞的效果,帶來沒有病痛的太極拳人生,應感恩在心頭,再尋找太極拳好處,繼續推廣以湧泉回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