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學習太極拳要追求自然、輕鬆、緩慢

 

   學員金麗娟來自上海,年輕時即學習武術,對太極拳琢磨很深,聽她一席話深受感動:「學習武術時間很長,刀、槍、棍、棒、劍等都非常熟悉,以往學習都是為了比賽,強力鍛鍊突破瓶頸,比賽幾年下來後,發現自然、輕鬆、緩慢才是重點,詢問師父運動價值是追求什麼?才知道教練追求是比賽成績,因此轉到上海其他教練場,學習太極拳價值觀。最近兩年移民來到台灣,也找過好幾個教練場,為了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,發現太極拳是舒緩痠痛是養身,才落地生根參與友勁太極拳。」。聽到一位熱愛太極拳的心聲,感動了我,認同太極拳價值觀,主要是一種養身方式,比賽成績是附加價值。

 

   2016. 05. 06 帶她做虎、鶴、猴、鹿、熊五禽氣功時,提示她:早上起床要撫摸大腿十下,做一分鐘太極拳氣功,避免心臟壓力差引起昏迷死亡。她確實了解武術目標價值,每天起床前,做半小時床上氣功運動,規劃幾種招式已經執行多年了。這30年來帶過上千位學員,真正告訴過我實踐簡易養身動作者,真的是少之又少,普遍是追求功夫,附加價值是團隊歡樂,其實拳齡越久越能體會運動的目標價值。很多人學習太極拳,膝蓋痠痛或者是這兒痠那兒痛?不了解如何舒緩痠痛?很可惜一心追求太極拳,連簡單的養身技巧都忽略,這種遺憾事件實在是很可惜!

 

   太極拳為何要自然?身體肌肉骨骼增長,依靠每天動來動去,維持生命的延續。身體需要能量來補償,來自於不停地吃喝、休息與睡眠,食物攝取需要體質能適應,自然食物是人類習以為常之熱量來源,由於飲食業增加藥物、化學原料,增加色香味誘導顧客,缺乏公德心為了業績不擇手段,衍生很多慢性病或癌症,天然食品是最健康、營養食物。運動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,一般非競賽型式選手,還是以自然、輕鬆最好,很多中年人運動過量,強迫超越身體本能,帶來很多困擾的病痛。就像氣功運動者,本來是自然的養身運動,由於設限不自然呼吸法,慢慢地影響健康結果是英年早逝,希望大家要了解自然輕鬆最好。

 

   太極拳動作緩慢是故意安排的,常常聽到爬山或長跑,突然休克死了,是因為心肌血管病變。醫生常告訴病患,最好的運動是散步,慢慢走與朋友聊天找到快樂,主要論述是賀爾蒙分泌時間,是在入睡和休息間刺激身體成長,生長激素都是在緩慢中進行。緩慢運動與時間拉長,同樣能達到運動量,正是太極拳進化的依據,推手互動中消耗體力,強調借力使力,希望互動間不要太激烈,在安全、健康、快樂中獲得健康,同樣是要求動作輕鬆緩慢。現代人崇拜英雄熱愛速度,迷惑在最短時間做好更多績效,不斷加快腳步,跑得越快跳得越高,冷靜觀察某些成名運動員,為了追求速度付出慘痛代價。太極拳輕鬆緩慢,是講求該快則快,需要慢則慢,拳論說:動急則急應,動緩則緩隨。證實太極拳是一種養身方式,促進身體健康符合生長激素成長,刺激生長與細胞再生的緩慢步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_taichi 的頭像
    chih_taichi

    施老師養身太極拳

    chih_tai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