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強調沾粘貼隨的特色
面對很多太極拳朋友,大家都會說沾粘貼隨,對學太極拳來說是一個普遍知識。2006年暑假來到美國,聽到美國人說中文「沾粘貼隨」,非常驚訝又好奇,得知他學臺灣鄭子太極37式。我請他秀一下套路,拳打的真好,第二星期上課時,他帶一位來自福建第三代美國人,完全不會講中文,打拳同樣那麼鬆柔。他們曾經學過推手,只學到在牆邊發勁而已,但是他們已覺得很厲害了。告訴大家一件事,你們聽起來一定很難相信,他們為了參加我的推手課,從Bolder city 到 Denver 車程來回花3小時。我聽到非常感動,他們喜愛太極拳竟然如此瘋狂。身為臺灣人,在這裡教推手,如果沒有詳細說明沾粘貼隨的意義,真是愧對太極拳先人,沒有掌握推廣的最好機會。因此整理出對沾粘貼隨的見解,很務實的教給美國人。
沾是感受別人動作後,自然的攻擊反應。如沾光指有人成功,自己也感受一份光榮,像台灣太極拳在美國受歡迎,身為台灣人也沾上一點喜悅。在推手中常說聽勁,意思是感受對手推力,自然產生反擊動作。例如手揮琵琶用法,一手上扶一手下按,身體自然放鬆,心意專注在手上,感受對手發勁時,一手切斷勁向,一手連消帶採,使對手失去平衡,然後趴下去。這種感受對手發勁的敏感性,就是沾的用法。
粘是主動使兩個物件附著在一起,就像我伸出手搭在對手身上,對手並沒有任何動作,我們主動用手來感覺對手用力。推手比賽常用之摟膝柪步,自己伸手架在對手腋下,另一手抓住對方手,等待對方身體浮起,輕輕擠壓將對手逼出,對手因重心不穩,只有跌跌撞撞摔出去。
貼是被動強迫去附加在另一物件上,與粘不同之處,粘是我先出手搭在對手身上,貼是對方先出手搭在我身上。當對手使用列,折我肘關節,想把我摔到側面。這時候,我應鬆手與腰胯,強迫將肘貼近對手腰際,使對手承擔我沉重的身體,重重的壓制在他身上,對手即無法施力,自然被逼退倒地。
隨是順著他人,對手採取攻擊,我們不做頂抗,只有順著對手的力量。比賽中常常看到採的動作,對手要採我的手,我不僵硬不抗拒,放鬆順著他,身體下沉,重心穩住,再以肩膀靠上或另一手推出,對手會不知不覺跌出去。隨的用法,其實就是借力使力。
太極拳推手參與的人並不多,主要是一般推手教練,缺乏放鬆與內鍊的觀念,偶爾造成學員摔倒受傷,引發其他學員擔心不敢參與。本文強調太極拳調息內鍊的特性,學推手不要論輸贏,只追求健康,尤其保護對手安全特別重要,避免任何人摔倒受傷。學習推手跟套路一樣,不緊張不僵硬,動作要正確。今天友勁太極拳能夠聚集一百多人練推手,不分男女老少,沒有特別去招生,都是自動加入,大家快快樂樂運動,大家一同追求健康。十四年長期運動,沒有發生任何傷害問題,證明推手絕對是健康安全的好運動。希望學習太極拳推手朋友,一定要了解沾粘貼隨意義,一定要遵守沾粘貼隨原則,您會越學越高興而且推手技術也會快速成長。